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导论


  • 马原
    • 总论
    • 哲学
      • 哲学基本问题
      • 唯物论:世界是什么
      • 辩证法:世界是怎样存在的
      • 认识论:如何认识世界
      • 唯物史观: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 政经
    • 科社

一. 总论


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及构成

  • 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1. 创立者角度: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2. 观点角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
    3. 目标角度: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
    4. 立场角度: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学说;
    5. 作用角度: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 马克思主义的构成:在恩格斯的《反杜林论》中第一次提到

    •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基础、方法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主体内容
    • 科学社会主义:是目的、归宿

    马克思用哲学的方法,写了政经的内容(《资本论》),得到科社的结论(资本主义必将灭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将胜利)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 基本立场:以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为己任,以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美好目标,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注意区分“是非”与“立场”

  • 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 基本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来源

  •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

    • 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来源:在马克思与正义者同盟的交流回信中,诞生了《共产党宣言》。自此,正义者同盟发展更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 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

    • 社会根源: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经济社会基础)
    •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在反抗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中,逐步走向自学,并迫切渴望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基础)
    • 思想渊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马恩列经典著作总结
作者 著作 作用及意义
马克思 《德意志意识形态》 首次系统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世界第一个)
《共产党宣言》(马、恩) 无产阶级的第一个党纲
《法兰西内战》 科学总结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资本论》 系统阐述剩余价值学说
《哥达纲领批判》 进一步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恩格斯 《反杜林论》 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关于古代社会发展规律和国家起源的著作,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代表作之一
列宁 《论欧洲联邦口号》 论述了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指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个或多个国家首先取得胜利
《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 论述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的不平衡性,得到社会主义不会同时获得胜利,而是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首先获得胜利的结论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1. 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独有特征):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的正确反映。

    只有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

  2. 革命性: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对以往的理论都批判,但不能理解为马克思对以往的理论都全盘否定。

  3. 实践性(独有特征):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时间而不断发展的学说.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独有特征。

    “以往的哲学家都致力于如何解释世界,而马克思主义致力于如何改造世界”

  4. 人民性: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一切奋斗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是以阶级性为深刻基础的,是无产阶级先进性的体现。

    注意是人民性以阶级性为基础,因为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服务,只要为无产阶级服务就是为人民服务,就是为全人类服务。因为无产阶级只有解放了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而不是无产阶级等同于人民和全人类。

  5. 发展开放性:发展性指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开放性是指马克思主义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而不断丰富自己。

    真理具有相对性,但马克思主义永远是对的,因为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理论,它代表了这个时期的真理,一旦某个部分不再是真理,它便不再是马克思主义的成分。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 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 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 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二. 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及不同哲学流派

  • 哲学基本问题

    1. 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
      • 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古典唯物主义):物质是一种或几种实物
        • 古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物质是原子等粒子
        •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物质是一切客观存在
          (区分标准:什么是物质)
          (第三派认可的物质包含前两派认可的物质,但也有前两派都不认可的,如人类历史)
      • 唯心主义:意识第一性
        • 主观唯心主义:作为世界本源的意识是人的意识
        • 客观唯心主义:作为世界本源的意识是独立于“我”之外的客观精神
          (区分标准:什么是精神)
    2. 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 可知论:有同一性(即意识可以认识物质)(唯物主义、彻底的唯心主义)
      • 不可知论:没有同一性(即意识不能完全认识物质)(二元论,也即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 重要问题:世界是怎样存在的?

    • 辩证法:联系、全面、发展、矛盾
    • 形而上学:孤立、片面、静止、无矛盾
  • 马克思在哲学史上的两大历史贡献: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 马克思在理论上的两大历史贡献:创立了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 唯物论
    • 物质观(本源)
      • 物质范畴
      • 物质与运动
      • 运动与静止
      • 物质运动与时空
    • 意识观(派生)
      • 意识的起源
      • 意识的本质
      • 意识的作用
      • 意识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1.1 唯物论——物质观


1.1.1 物质范畴及其理论意义

  • 恩格斯关于物质概念的提法: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物与物质的关系,就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 列宁关于物质概念的提法:“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想或不想,物质都在那里

  • 定义方式:通过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 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

1.1.2 物质和运动

  • 运动的概念: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根本属性

    变化与运动的概念等价。

  •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不可分割。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在运动。

    不可分割:A是B的A,B是A的B。

  • 批判两种错误的观点:脱离物质谈运动,导致唯心主义;脱离运动谈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

1.1.3 运动和静止

  • 静止的概念: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对立统一。

    • 相互区别: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 相互联系: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对立统一:包含相互区别、相互联系

    马原中的*两大关系:*

    • 不可分割(词性不同):A是B的A,B是A的B
    • 对立统一(词性相同):包含相互区别、相互联系
  • 批判两种错误的观点:夸大静止,否定运动将导致形而上学;夸大运动,否定静止将导致诡辩论

1.1.4 物质运动与时空

  • 时空的概念:时间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 时空与物质运动的关系不可分割。时空是物质运动的时空,物质运动是时空中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 时空的特点: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有限性、无限性。

    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绝对性:时空绝对存在。
    相对性:物质运动的速度突破一定的限度时,时空会发生变化。
    有限性:具体事物的时空是有限的。
    无限性:所有事物的总体的时空是无限的。

1.2 唯物论——意识观


实践是横跨在物质与意识之间的桥梁,物质与意识通过实践相互转化。

1.2.1 实践是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 如何理解实践就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1. 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在人类出现之前,物质世界与自然界这两个词语是等同的,但人类出现之后物质世界被割裂成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
      通过实践,未来会有更多的自然界融入人类社会。

    2.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

      实践使得人类世界得以产生,并从物质世界中分化出来。

  •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为什么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1.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特别是生产劳动实践,使得人得以为人。

    2.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础;

      政治文化等等领域的生活都是由实践形成的,没有人类的实践,这些领域根本不存在。

    3.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不能说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因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

1.2.2 *意识的来源、本质和作用

  • 意识的概念

    1.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等同于说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因为出现意识之前,不存在人类,也就不存在实践,物质世界还未分化,物质世界就是自然界。

    2.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3.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的本质)

      客观世界通过人脑映射到人脑中,形成了一个主观映像。

  • 意识的来源: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的意识。

    意识是人类独有的。

  • 意识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另一方面,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

    意识的产生是由多方面因素促成的,劳动(实践)是决定性的,语言是重要影响因素,其他因素也都是重要影响因素。(决定性、根本才是真正重要的,重要就是不太重要)

    为什么说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语言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胡乱说话别人是听不懂的,必须按照人类规定的规则交流。

    语言是物质,不以人的意志转移;但语言的含义是意识,以人的意志转移。比如一句相同的话可以表达多种含义。

  • 意识的本质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说是主观映像,是因为经过人脑的加工改造,与外界实际情况不一定相同。

    说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是因为意识的内容是物质(物质是大脑反映的内容),因而是客观的;但我们所见的是大脑经加工处理后的景象,因而是主观的

  • 意识的作用(背):能动作用。

    1.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例如想了解某些知识,便带有目的与计划地去图书馆主动了解。

    2.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例如看到一只鸡,脑中浮现的不一定只是这只鸡,可能想到小鸡炖蘑菇——因为人脑具有能动性。

    3.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受到大脑指挥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体现着主观的意愿和目的。即使再无私地爱一个人,也是意识能动的指挥下的行为。

    4. 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例如在课上能尽量控制自己不打瞌睡、在鼓励下能够在考试中超常发挥等。

1.2.3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 物质和意识相互区别

    1. 物质是本源,意识是派生;
    2. 物质不是意识,意识不是物质;

      庸俗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而这一论点是错误的。

    3. 物质不能代替意识,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画饼不能充饥”。

  • 物质和意识相互联系

    1. 物质可以转化为(变成)意识,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

      例如眼前有一座山,这座山映射到我的脑海中,形成了意识世界的山;世上本没有飞机,只存在于人类的想象即意识世界中,但人类通过与实践创造出了飞机。

      实践是沟通物质世界和意识世界的桥梁。

    2. 意识对物质既有依赖性,又有相对独立性;

      物质更强,意识更弱,弱的要依附于强的,但弱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也能够反过来影响强的。

    3.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 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还需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性关系

    1.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做事只发挥能动,不尊重规律,或许很有用,但必然失败。例如渴望能够不劳而获。

    2. 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做事只尊重规律,不尊重能动,能办成事,但没有意义。例如没有任何缘由地半夜突然起身去S415把窗户玻璃砸了,没有任何意义。

  • 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前提和条件

    1. 从实际出发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想考清华,得看看自己是不是这块料。

    2. 实践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要是这块料,你不将努力付诸实践也办不到。

    3. 需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通过刷题、看网课提升知识水平。

1.2.4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 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源是一个。

    批判二元论。

  2.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

    批判唯心主义。

  3. 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无差别的统一。

    批判旧的唯物主义(除了辩证唯物主义以外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派别的联系与区别
唯心一元论 联系:都是可知的
区别:

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本源,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源;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认识问题上坚持能动反映论,唯心主义坚持先验论;

3. 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彻底的辩证法,唯心主义部分坚持;

4.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历史观上是唯物的,唯心主义在历史观上是唯心的。

旧唯物 联系:都是唯物主义,都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源
区别: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认识论上坚持能动反映论,旧唯物主义坚持机械反映论;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彻底的辩证法,旧唯物主义完全不认同辩证法,坚持形而上学;

3.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历史观上是唯物的,旧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是唯心的;(半截子的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唯物)

4. 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实践的观点,旧唯物主义没有。

  • 世界统一于物质的体现

    1. 意识统一与物质;

      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都没有。因为意识是物质的派生,是物质的倒影。注意不能认为意识就是物质。

    2. 人类社会统一与物质。
      •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物质世界 = 自然界 + 人类社会

      • 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

        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劳动,是一种实践,而实践是物质的

      •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背)

    • 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在现实生活中和实际工作中的生动体现。

      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1.3 辩证法

  • 辩证法
    • 两大总特征
      1. 普遍联系
      2. 永恒发展
    • 五对范畴:联系和发展环节上的逻辑问题
      1. 内容与形式
      2. 本质与现象
      3. 原因与结果
      4. 必然与偶然
      5. 现实与可能
    • 三大规律:联系和发展的原因、状态、方向、归宿等问题
      1. 对立统一:联系的内容、发展的原因和动力(为什么会发展
      2. 质量互变:发展的过程和状态(怎样发展的
      3. 否定之否定:发展的方向和归宿(往哪里发展
  • 两大总特征
    1. 普遍联系
      • 联系的含义
      • 联系的特点
      • 方法论意义
    2. 永恒发展
      • 发展的内涵与实质
      • 新、旧事物的关系
      • 过程的观点
      • 方法论意义

1.3.1 辩证法的两大总特征

  • 联系的概念: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任何联系都是以区别为前提的。

  • 联系的特点

    1. 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可知联系是物质的。

    2. 普遍性:
      • 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结构性;

        人由各种器官组成,相互配合工作,具有结构性。

      • 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人的衣食住行不能离开超市、道路……

      • 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个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

        世就像一张网,其中每个事物都是一个节点,每个节点都通过某种“中介”与其他事物联系,而事物本身也是某种“中介”。

    3. 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
    4. 条件性:
      • 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抑制的作用;

        抽卡想出货,雄厚的资本是很重要的

      • 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经过努力可以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条件;

        没钱可以赚钱,也可以把策划鲨了

      • 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抽卡前洗手是没用的

  • 发展的概念:概括一切形式的变化就是运动,运动的变化趋势是发展

    运动 = 变化 > 发展

    运动有前进的运动,也有倒退的运动,但发展指向好的方向发展。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发展是永恒的。
    不能说发展是绝对、无条件的,因为有时候在倒退。

  • 发展的实质: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 新事物: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2. 旧事物: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新事物一定产生于旧事物之后”是错误的。因为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定义与时间无关,可以理解为“新事物是正确的事物,旧事物是错误的事物”。

    3. 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原因:
      • 新事物具有新结构,适应新环境
      • 新事物是旧事物的改良,吸收了旧的优点,增添了新的内容
      • 新事物符合群众利益,收到群众拥护
  • 过程的观点(常出现的一部分):

    1. 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2. 一切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
    3.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1.3.2 辩证法五大范畴

  1. 原因和结果

    与佛教的因果不同,佛教的因果是“冥冥之中”,是“报应”

    • 概念:原因和结果是解释事物前后相继(前后相继未必为因果,例如闪电与打雷)、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
      1. 原因是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
      2. 结果是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
    • 关系对立统一
      1. 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既定的关系当中,A导致B,所以A是因,B是果,这时因果是确定的;但在更大的范围来看,A导致B,C又导致A,所以A是B的因,又是C的果,所以这时因果是不确定的。

      2. 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过来影响原因,互为因果;

        良性循环 & 恶性循环,例如越导越瘦,越瘦越导(?

      3. 原因和结果相互渗透,结果存在于原因中,原因表现在结果中;

        根据因可以推测果。例如今天氪了三十单,可以预测出一个保底。反之亦然。

      4.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又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复合因果……

        “有其因必有齐果”是错误的,而“有因必有果”是正确的。

    • 方法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题干体现该方法论,则是属于辩证法原因与结果的范畴。

  2. 必然和偶然

    • 概念必然和偶然是揭示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不同趋势的范畴必然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世界上所有事情的发生既是必然又是偶然,是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缘分”

    • 关系对立统一
      • 相互区别:
        1. 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内部原因、外部原因
        2. 表现形式不同:稳定、不稳定
        3. 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决定性、影响作用
      • 相互联系:
        1. 必然寓于偶然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

          必然要被人所认知,需要借助偶然事件。若没有偶然让必然为人所知,必然将失去意义

        2. 偶然背后隐藏着必然,受必然的支配,偶然是必然的表现形式和补充;

          所有的偶然事件都是由于背后有一个必然才发生的

        3. 必然和偶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举例:小明每次被甩都觉得可能是因为哪次让对象生气的偶然,但最后才发现是自己太丑的必然

    • 方法论:我们要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又要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

      因为必然,所以遵循规律往前走,慢慢地积累总能成功;虽然慢慢努力总能成功,但是如果能抓住偶然的机遇,就能更快成功。

  3. 可能和现实

    • 概念可能和现实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可能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食物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现实是指相互联系着的实际存在的事物的综合。

      可能是现在还没发生,但以后可能会发生的;现实是已经发生的,实实在在已经存在的东西。

    • 关系:对立统一。
      • 相互区别:略
      • 相互联系:
        1. 现实蕴藏着未来的发展方向,会不断产生新的可能;

          我是本科生,明天可能被退学;但我现在大二,明年不可能考上研,因为可能是从现实中发展而来的。

        2. 可能包含着发展成为现实的因素和根据,一旦主客观条件成熟,可能转化为现实。

          我偷了耳机,一旦条件成熟,明天就会被挂上墙;一旦条件进一步成熟,后天就会被退学。

    • 区分可能、不可能的依据:在现实中是否有依据

      由我人生中大部分时间为依据,明天是个一如既往浑浑噩噩的一天是可能的;但因为现实中上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所以明早起床我突然变成14岁金发萝莉美少女是不可能的

    • 区分现实的可能、抽象(潜在)的可能的依据:在现实中的依据是否充分

      由于我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烂中烂,所以明天依旧摆烂是现实的可能;但明早起床儿时的青梅竹马突然以美少女的形态出现并且要和我结婚这个可能就十分抽象

    • 方法论:要求人们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
  4. 现象和本质

    • 概念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通过感官感知。本质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需要靠人的理性的思维才能把握。
    • 关系对立统一
      • 相互区别:
        1. 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本质是一般的、普遍的;
        2. 现象是多变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
        3. 现象是生动的、丰富的,本质是比较深刻、单纯的;
        4. 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假象和错觉不是一回事

          真象和假象都是客观存在的,是物质的,只是一个是直接表达,一个是侧面歪曲的表达。例如小町是真有料,是真象;而pad长垫出来的的是假象。
          与错觉不同,错觉是意识的。例如我在被飞刀钉死之前看到的走马灯是虚幻的错觉。

      • 相互联系:
        1. 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
        2. 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即使是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
    • 现象与本质的考法十分灵活
      1. “真象是正确的现象,而错觉是错误的感觉”是错误的。因为现象没有正确错误之分,正确是用于形容主观的词语,而现象是客观存在的。*

        例如不能说海子姐的铸币是正确的,你再想想

      2. “真象往往隐藏在事物内部,而假象往往外露与事物外部”是错误的。因为真象与假象是并列的概念,都是现象,只要是现象一律外露与事物外部。本质才是隐藏于事物内部的。
    • 方法论:正因为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所以我们能够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同时又因为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所以我们不能停留于现象而必须通过现象揭示本质

      因为有关联,所以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又因为有区别,所以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

  5. 内容和形式

    • 概念内容和形式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达方式的关系范畴内容是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综合,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形式
    • 关系: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1. 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也都有一定的内容。没有无内容的空洞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纯粹的内容。
      2.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当形式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生产力是社会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的组织形式。
        董事长通过阿梓直播间敷衍“明天更”的内容无法被员工接受。

    • 方法论:既要重视内容,根据内容的需要决定形式的取舍、改造和创新;又要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利用和创造必要的形式,适时地抛弃与内容不相适应的形式。

1.3.3 *辩证法三大规律

  • 三大规律
    • 对立统一规律:回答了事物联系的内容和发展的动力
    • 质量互变定律:回答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状态
    • 否定之否定规律:回答了事物发展的最终方向和归宿
  1. *对立统一规律(整个考研哲学最重要的部分)

    • 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 对立统一规律解释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2.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马原中的关系八成都是对立统一

      3.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矛盾分析法,它是对事物辩证认识的实质;

        对立统一规律的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根本依据

      4. 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 四个原理
      1.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世间万物无独有偶,相反面、对立面就是它的矛盾。例如善与恶就是一对矛盾。
        同一性和斗争性不是时而…时而…的关系,而是既…又…的关系。即同一性于斗争性是同时成立的。

        • 同一性概念: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相互依存:没有善何来恶,没有恶何来善
          相互贯通:善恶之间能够互相转换(想不通不代表不能转换)

        • 斗争性概念: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有矛盾,但资本主义的矛盾是对抗性的,最终将促使其灭亡,而社会主义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

          1. 对抗性矛盾:激烈

            日在校园

          2. 非对抗性矛盾:缓和

            Tolove

        • 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对立统一
          • 相互区别: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万物之间都有基本的斗争性,例如物质形态不同;但同一性需要一些基本条件,例如我和你关系要好是建立在感情基础上的。

          • 相互联系: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肥哥羡慕的是夜夜笙歌的另一个肥哥而不是左拥右抱的小帅。

        • 方法论:“看问题要一分为二”;“求同存异”;“批判地继承”;“事物之间会相互转化”。
      2.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原理
        • 同一性的作用
          1. 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得到发展;

            套皮人在阿b直播,人气越高恰得越饱,阿b提成抽得也越爽

          2. 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套皮人可以从v圈毕业的前辈身上汲取到大量抗压经验

          3. 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彼此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

            vtb可以在毕业和出道两个状态下相互转化,并且从中得到大量抗压经验

        • 斗争性的作用
          1. 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事物的量变;

            一般通过路人入站率逐渐高于二次元

          2. 矛盾双方的斗争促使矛盾双方的地位和性质发生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阿b上市,二次元滚出b站,开香槟咯

        • 方法论:事物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相反相成”,而且表现为“相辅相成”;学会从事物的对立面把握事物的统一,逆向思考;和谐不是无差别的一致。

          相反相成:屠得九百万,即得雄中雄。即从反面思维得到成功。
          相辅相成:舔到最后应有尽有。即从正面思维获得成功。

      3.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 普遍性概念: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与一切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 特殊性概念: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
          1. 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
          2.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不同发展阶段各有特点;

            临考才复习,不考不复习

          3. 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 关系
          1. 相互区别:矛盾的共性(普遍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特殊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2. 相互联系: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任何事物既有个性又有共性,跌跌撞撞奔向我的泥头车虽然与其他泥头车共性十分强烈,但它显然也是很有个性的

        • 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没有什么是天经地义的

      4. 矛盾的不平衡发展原理
        • 概念
          1. 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2. 次要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
          3. 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
        • 原理: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精明的脆鲨们 + 铸币的010 = 一群铸币

        • 方法论:“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抓关键,看主流

          两点论:主次都要抓,面面俱到
          重点论:突出重点

    • 矛盾分析法
      1. 中庸、和谐不走极端的思考方式和态度(1)
      2.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福祸相依的物的对立面把握事物的统一(1)
      3. 求同存异;差异中谋求共识(1)
      4. 从事物的对立面把握事物的统一,反向思考,逆向思维(2)
      5.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量体裁衣(3)
      6. 两点论和重点论;抓关键,看主流(4)
  2. 质量互变规律

    • 概念:
      1. 是一事物成为其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和基础。只有认识质,才能区别事物。

        搞清楚自己想写博客还是记笔记是起点和基础

      2. 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量的意义:
        • 认识事物的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

          权衡写博客是好好用markdown排版,还是啥标记也不做

        • 只有正确了解事物的量,才能正确估计事物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

          好好排个版对之后复习与游客阅读有更大的帮助

      3. 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和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

        度是区间,关节点是端点

      4.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5.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 关系:
      • 相互区别:略
      • 相互联系:
        1.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激变论:过分夸大质变而贬低量变,即认为不需要量变就能产生质变。

        2.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庸俗进化论:夸大了量变而完全否定了质变,即认为量变不会产生质变。

        3.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 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在上分的量变过程中,从铂金上钻是一个质变

          • 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表面上上钻是一个质变,但其实只是从铂金定位赛赢了一局的量变而已

    • 理论上的方法论

      嘴皮子功夫

      1. 批判夸大质变导致的激变论
      2. 批判夸大量变导致的庸俗进化论
    • 实践中的方法论

      拳脚功夫

      1. 适度原则

        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哦 //当心明天醒来屁股痛

      2.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

        我国是社会主义,但只是初级阶段,量还不大

      3. 改革、发展和稳定

        改革讲究力度、火候,但也要适度,不能步子迈的太大,否则可能造成社会动荡

  3. 否定之否定规律

    • 肯定因素: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
    • 否定因素: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世间的万事万物体内都有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对于新生儿的肯定因素强、否定因素弱;对于老年人则反之。

    •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概念)
      1.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人之所以会死是基因决定的,而不是外在力量对事物的消灭。(持有这种观点的是形而上学)
        而“毛毛虫被踩死”是偶然事件而不是必然事件,而辩证法研究的是万事万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毛毛虫总是会死,这是一个客观规律。

      2.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事物要发展就要否定掉以往的自己

      3. 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新事物其实就是否定了旧事物而形成的

      4.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发扬好的、丢弃不好的,而不是肯定一切、否定一切(持有这种观点的是形而上学)

    •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含义: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其中否定之否定阶段仿佛是向原来出发点的“回复”,但这是在更高阶段的“回复”是“扬弃”的结果

      A否定自己成为A’,A’否定自己又成为A,但已经不是原来的A,而是更高层次、更深刻的A。例如种子成长开花结果,散播出自己的种子。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 理论上的方法论
      1. 批判只看到回归、没看到发展的循环论
      2. 批判只看到发展、没看到回归的直线论
    • 实践的方法论
      1. 前途是光明的

        鼓励处于挫折中的人,大方向是朝前的,只要不放弃,事物总是在变好

      2. 道路是曲折的

        点醒渴望一帆风顺的人,趁早打消这个念头,挫折就在前方

1.3.4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

  • 客观辩证法: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

    大自然本身存在的辩证法,如水滴石穿

  • 主观辩证法: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

    人头脑中的辩证法,指思维方式

  • 注意:客观辩证法不等同于唯物辩证法,主观辩证法不等同于唯心辩证法。因为主观与客观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而唯物与唯心是对与错的关系

  • 客观辩证法采取外部必然性形式;
    主观辩证法采取观念的、逻辑的形式。

1.3.5 辩证思维方法

  • 归纳与演绎
  • 分析与综合
  • 抽象与具体
  • 历史和逻辑

第二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 认识论
    • 认识的来源和本质
    • 认识的过程和规律
    • 认识的结果和检验标准

2.1 认识论 - 实践与认识


2.1.1 实践的本质和特征

  • 错误的实践观

    1. 中国古代哲学:实践被称为“践行”“实行”或“行”,与“知”相对应,但主要指的是道德伦理行为

      过于狭隘,烤全羊啊嗯也是一种实践

    2. 康德:把实践看成理性自主道德活动

      道德活动同上狭隘,且“理性自主”过于强调主体而忽略了客体

    3. 黑格尔:把实践理解为主观改造客观对象的创造性精神活动

      引入了主体,但将具有客观性的实践当作主观精神活动

    4. 费尔巴哈:把实践与物质的活动联系起来,把他所理解的实践仅限于日常生理活动,并将实践等同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

      将物质活动引入实践的定义,但狭隘地将实践理解为生理行为,这些是动物也具有的,然而实践是人独有的

  • 正确的实践观: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物质活动

    感性:人类的实践由意识指导,体现着主体的意愿和目的
    对象性:实践需要有主体也要有客体
    物质活动:实践是物质的,具有客观性

  • 实践的本质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实践是人独有的,实践的主体只能是人。

  • 实践的基本特征

    1. 直接现实性(本质特性):实践具有将“脑中的”变成“现实的”功能。
    2. 自觉(主体)能动性:实践受意识的指导,体现主体的目的性。
    3. 社会历史性:不同历史阶段,实践内涵不同。

2.1.2 实践的基本结构和形式

  • 实践主体

    实践主体的概念:在实践活动中具有一定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担负着设定实践目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

    我砍树。
    实践主体:我
    实践中介:斧子
    实践客体:树
    注意:有主体能力才能作为实践主体。植物人不能作为实践主体。

    • 实践主体的能力:
      • 自然能力

        跑多快,跳多高

      • 精神能力:
        1. 知识性因素:首要的能力,包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也包括对经验知识的掌握。

          通过逻辑分析,对素未谋面的网友进行一个盒的开

        2. 非知识性因素:主要包括情感和意志因素。

          怕铁拳砸到头上,不开了

    • 实践主体的分类:个体主体、群体主体、人类主体。
  • 实践客体: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客体是物,但不是所有物都是客体。例如尚未被实践活动指向的对象,例如尚未被观测到的星云

  • 实践中介

    • 实践中介的概念: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 实践中介的类型:
      1. 人的肢体延长、感官延伸、体能放大的物质性工具系统。

        **

      2. 语言符号工具系统

        祝你健康长寿

  • 实践主体和实践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

    1. 实践关系(最根本的关系

      我砍树
      最根本的原因:不砍树(实践),便不知道树好不好砍(认识),用不着这棵树(价值)

    2. 认识关系

      我认知树

    3. 价值关系

      我用这棵树做什么

  • 主体客体化: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客体,使其按照主体的需要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形成了世界上本来不存在的对象。

    雕像本来就在石头里,我只是把不要的部分去掉。 ——米开朗基罗

  • 客体主体化:是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客体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

    吃饭、学习

  • 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

    人的活动:本能活动与实践活动。例如饿得要死饥不择食是本能活动。

    1. 物质生产实践(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劳动
    2. 社会政治实践:搞关系
    3. 科学文化实践:创造探索
  • 新的实践形式:虚拟实践。

    • 虚拟时间是伴随信息化和网络发展产生的,实质是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数字化中介系统在虚拟空间进行的双向对象化的活动,主要活跃于网络世界,具有交互性、开放性、间接性等特点。

      交互性:人与人之间开展的
      开放性:行为人人共享
      间接性:不是直接接触,通过互联网作为中介

    • 虚拟实践是实践活动的派生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

      是前几种基本形式的派生,不能与前几种基本形式并列。

2.1.3 *实践决定认识

  • *为什么实践决定认识

    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首先,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其次,实践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 天赋(生理因素)影响认识。
      • 间接经验影响认识
      • 其他因素都只是影响认识,都只是重要影响因素。
    2.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3.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因为需要实践,所以产生了认识的需求。例如因为这个知识点是重点,所以我特地请教老师。

    4.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实践先于认识(√)

  • 实践是认识的先导(×)

    先导是指导作用。应该是认识是实践的先导。

  • 知行合一(√)

  • 王阳明说的知行合一(×)

2.2 认识的本质、过程和规律


2.2.1 认识的本质

  • 认识的本质

    • 唯心主义先验论:从思想到感觉到物
    • 唯物主义反映论:从物到感觉到思想
      • 直观(机械)反映论:外部世界映射到头脑中,是直观机械的过程。我们只是一面镜子,外部世界是怎样的,我们所感知到的就是怎样的。

        原相机

      • 能动反映论:外部世界映射到脑中,会加上主观的色彩。我们所感知到的与实际情况稍微不一样。

        加了滤镜

  •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的认识的本质

    •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实践基础上对客体能动反映
      这种能动反映不但具有反映客体内容的反映性特征,而且具有实践所要求的主体能动的创造性的特征

      任何一个认知的行为既是反映,又是创造。就像滤镜是基于原相机加上的。

    1. 认识的反映特性是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定性。认识的反映特性是指人的认识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和摹本,在思维中再现或摹写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和本质。
    2. 认识的能动反映具有创造性。认识是一种在思维中的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而不是主管对客观对象简单、直接的描摹或镜子式的原物映现。

      忽略反映,会导致唯心主义的错误;忽略能动,会导致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

  • 认识的反映特性和创造特性之间的关系不可分割

    1. A是B的A,B是A的B。
    2. 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只坚持认识的反映性,看不到认识能动的创造性。
    3. 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只坚持认识能动的创造性,使创造性脱*反映论的前提。
  • 能动反映论两个突出的特点(优点)

    1. 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
    2. 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

*2.2.2 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 *第一次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概念
      1.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直接性、具体性是感性认识的突出特点。

        对象: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
        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
        特点:直接性、具体性

      2.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

        对象: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
        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特点:间接性、抽象性

    •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肤浅的,有待于深化为深刻的理性认识

      2.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没有感性认识就没有理性认识。没逛过v8就不知道网络弄潮儿到底有多么新潮捏

      3.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也需要在实践中发展。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手都要抓,同时存在。

        • 唯理论:夸大理性,贬低感性,导致教条主义
        • 经验论:夸大感性,贬低理性,导致经验主义
    • 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条件:
    1. 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2. 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
    • 一种题型:“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人之口,与出自未经世事的少年之口,内涵不同”这句话强调的是感性。
      因为老人与少年都理解了格言的理性含义,但其二人阅历不同,而阅历是感性的。
      再如“一个除了书本以外一无所知的纯粹学者,必然对书本也是无知的”强调的也是感性。
      同理,“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强调的是理性。
  • 第二次飞跃:从认识到实践(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2.2.3 *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 理性因素

    我能考上大学是以理性因素为基础的,即积累的知识与从小培养起来的思考能力

    • 概念: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
    • 作用:主要有指导作用、解释作用、预见作用等。
  • 非理性因素(感性因素)

    我能考上好大学是受非理性因素影响的,即蒙对了好几道选择题

    • 概念: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认识主体的情感和意志,从广义上看,人们还常把认识能力中具有不自觉、非逻辑性的认识形式,如联想、猜测、想象、顿悟、灵感等,也包括在人的非理性因素中。
    • 作用: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活动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
  • 获得感性认识,可以有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共同作用;
    获得理性认识,也可以有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共同作用。

2.2.4 *认识的规律

  • 反复性: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有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 原因:
      1. 从客观看,事物暴露有个过程;
      2. 从主观看,主体认识能力提高有个过程。
  • 无限性:对于事物发展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辩证法是万物之法,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在认识论中的体现

2.2.5 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冒进主义:实践超前于认识(左)

  • 保守主义:实践落后于认识(右)

2.3 认识论 - 认识的结果


2.3.1 *真理及其特点

  • 错误的真理观

    1. 马赫主义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是“社会地组织起来的经验”,凡是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
    2. 实用主义认为“有用即真理”,把真理的有用性和真理本身等同起来。

      “真理一定是有用的”是正确的

  • 正确的真理观

    • 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所谓谬误便是主观客观不符合

  • 真理的特点

    1. 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
      • 真理的内容是外部的物质世界,因此真理是客观的。

        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因为采用了人类头脑中的认知形式。

      • 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实践,所以真理是客观的。
    •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指在同意条件下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能有多个。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是错误的。

    1. 真理的绝对性: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1. 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否则就不称其为真理,这一点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真理绝对是对的。

      2. 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人类完全有能力正确地认知外部世界,有能力获得真理。

    2. 真理的相对性: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真理的相对性也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现在的我是个批小酱,但若什么时候批站变味了,我就可能不再是孝子了;未来我成熟了,也不一定再是孝子了

      1. 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真理反映的对象会变,所以真理也是会变的。

      2. 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人类的认知水平在不断提高,获得的真理也在不断更新迭代,现在的真理比过去的真理更加正确。

  •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之间的关系辩证统一

    • 相互依存。没有绝对性就没有相对性,没有相对性就没有绝对性;相对是在绝对的条件下相对,绝对是在相对的条件下绝对。
    • 相互包含:
      1. 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真理的相对性之中;
      2. 真理的相对性必然包含并表现着真理的绝对性。

        今天的真理可能在明天被推翻,但不是全盘推翻,而是部分推翻。

      3. 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

        过去的无数认知被不断推翻迭代,得到了今天的真理。

      • 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是从真理的相对性走向绝对性、接近绝对性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真理的相对性向绝对性转化过程的一个环节,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现实社会中,没有终极绝对的真理,我们的认知只能去不断接近绝对的真理。

      •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源于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矛盾本性,是人的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人的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矛盾。

        思维能力至上性:总体来说,人完全有能力认知世界。
        思维能力非至上性:目前,人没有能力完全认知世界。

  • 方法论

    1. 教条主义:只看到绝对真理

      认为真理永不变,啥时候都用一套真理

    2. 诡辩论(怀疑主义):只看到相对真理

      认为没有稳定的真理,说啥啥不信,杠精

2.3.2 *真理与谬误

  • 真理与谬误的关系:对立统一
    • 相互区别:由于真理和谬误决定于认识的内容是否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因此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它们是对立的。
    • 相互联系
      1. 相互依存: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真理就没有谬误,没有谬误就无所谓真理;
      2. 相互转化:由于真理中包含着某种以后会暴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或因素,谬误中也隐藏着以后会显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因此,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过一定范围,它们会互相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

        在我眼里,啊,摸就是真理,但以别人的视角,啊,就不一定了

真理的相对性 != 谬误
真理的相对性:真理未来可能会变成谬误的趋势
谬误:现在就是错的

2.3.3 真理的检验标准

  •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 真理的本性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2. 实践的本质特点是直接现实性。

      实践能将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

  • 实践是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的作用。

    不实践,逻辑证明也有作用,但也仅仅是有作用。因为逻辑证明需要假设,但假设来源于实践。

  •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

    1. 实践是唯一标准;
    2. 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不可推翻;
    3. 即使当前不能检验,最终仍能被检验。
  •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

    1. 一定时期的实践具有局限性,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一切;
    2. 实践的检验不是一次完成的;
    3. 已被检验的真理仍需接受再检验。

实践既有确定性又有不确定性,两者是同时存在的

2.3.4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 价值的概念: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于我、群体、人类有用,就是有价值;反之则反。

  • 价值的特点:客观性、主体性、多维性、社会历史性。
    1. 客观性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 主体性(!= 主观性)

      主体不同,价值不同

    3. 多维性

      维度不同,价值不同
      例如从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几个角度分别分析同一件事的价值

    4. 社会历史性

      历史时期不同,价值不同

  • 认识 = 知识性认识 + 评价性认识
    1. 知识性认识:以客体本身为对象。

      我超,嗨丝

    2. 评价性认识:以主客体的关系为对象。

      我好想恰个v😭

  • 价值评价的概念: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评价性的认识活动,主体对客体价值以及价值大小所作的评判或判断,因而也被称作价值判断。

  • 价值评价的特点

    1. 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对象;
    2. 评价的结果与评价的主体直接相关;

      吃香菜的邪恶改造人不要靠近我

    3. 评价结果是否正确依赖于对客体状况和主体需要的认识。

      知识越多,评价得越好。反之则反。

  • 价值评价的特点表明,评价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而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由于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利益从根本上代表着人类整体的要求和利益,是与历史发展根本要求或趋势相一致的,因此对于任何价值评价的主体而言,其评价只有与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时,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

    价值评价是客观的,代表着大部分人的观点,不是你说了算的

  • 真理与价值在实践基础上的关系辩证统一

    实践既要尊重真理,又要尊重价值。
    实践不尊重真理,则办不到;实践不追求价值,则没用。

    • 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价值的形成和实现必须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真理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不一定是真理

    • 真理于实践:
      1. 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
      2. 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
    • 价值于实践:
      1. 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
      2. 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

2.3.5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勇于创新

  • 马克思主义批判革命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2.3.6 自由和必然

  • 自由的概念:标示人的活动状态的范畴,指人在活动中通过认识和利用必然所表现出的一种自觉自主的状态。

    自由:想怎样,体现能动性

  • 必然的概念必然性即规律性,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自然和社会发展所固有的客观规律。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必然:该怎样,体现客观规律

人类历史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历史。从古至今,人类越来越懂得利用规律,从而变得更加自由,但是自由不意味着必然的消失。自由不意味着挣脱必然,而是懂得利用必然。

  • 自由是有条件的
    • 认识条件:认知越多,越自由

      例如眼前有十个看似没有毒的蘑菇,但其中九个是毒蘑菇,认知多的人知道哪个是真正没有毒的,有活着的自由

    • 实践条件:
      1. 自由以必然为限度;

        自由是在规律束缚下的自由。再自由也不能一蹦飞上天

      2. 自由以不牺牲别人的自由为限度。

        嘉然,我真的好喜欢你啊,为了你,我要绑架你

唯意志论:夸大能动,贬低规律
宿命论:夸大规律,贬低能动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3.1 社会基本矛盾


3.1.1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

  • 唯心史观的缺陷

    1. 只看到了历史发展背后的精神力量,而没有看到精神力量背后的物质动因;

      唯心史观认为人们想要历史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但实际上物质动因才是决定性因素。
      例如如今倡议男女平等,一个原因是如今生产力水平高,智慧能够极大推动劳动生产,而男女智慧水平没有明显差距;但是几千年前之所以没有这种想法,一个原因是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生产基本看体力,男女体力水平不等。

    2. 只看到了历史发展中少数英雄人物的力量,而没有看到人民群众的作用。
  • 唯物史观看到了社会发展的物质动因,认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3.1.2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地理环境(影响因素,非决定性力量)
人口因素(影响因素,非决定性力量)
生产方式
(决定性)


劳动资料: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
劳动对象:与劳动资料合称生产资料
劳动者: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最基本内容
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产品分配关系

唯物史观最高级的、决定性的概念往大了说叫生产方式,往小了说叫生产力




社会心理,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不成系统的)
社会
意识
形式
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当中与经济、阶级、利益有关的内容):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非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当中与经济、阶级、利益无关的内容):语言学、心理学及自然科学等

社会意识形态: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看法,偏文
非社会意识形态,不同的阶级看法相同,偏理

  •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物质是意识的来源,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 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3. 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的发生变化和发展。

        社会存在变了,社会意识一定跟着变,只是或迟或早

    • 社会意思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相对独立性)
      1.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平衡:物质越发达,意识越先进;反之则反
        不平衡:物质发达,思想腐朽;反之则反
        例如如今的中国,思想及其先进,但物质水平尚未比肩超级大国

      2. 社会意识内部各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历史继承性:如当今许多人意识当中仍有封建残余

      3.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双向)

3.1.3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 生产力的概念: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它表示人与自然的关系。它包括:

    1. 劳动资料(劳动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它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

      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

    2. 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为生产资料。

      劳动资料 + 劳动对象 = 生产资料

    3. 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 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力中的决定性因素。

      科技是生产劳动中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历史中的重要动力。
      生产力中包含科技,但科技不是生产力中的独立要素。

  • 生产关系的概念: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在狭义上主要包括:

    1.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最基本的、决定性的。构成了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经济结构性质:如生产资料公有制、私有制等

    2. 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在物质生产中形成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 产品分配关系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生产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1.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双向)
  • 社会发展第一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在向前发展,所以要变革生产关系使得能够匹配生产力

3.1.4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 经济基础的概念: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经济基础就是一种生产关系

  • 上层建筑的概念: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1. 观念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包括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

      无形
      意识形态是社会意识与上层建筑的交集,即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就是社会意识形态

    2. 政治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有形
      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生产力 $\xrightarrow{决定}$ 生产关系 $=$ 经济基础 $\xrightarrow{决定}$ 上层建筑

    2.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是巨大的,但不是无限的。它可以影响社会性质和历史进程,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是否先进,取决于能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上层建筑是否先进,取决于上层建筑所服务的经济基础能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若该经济基础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则该经济基础是先进的经济基础,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的上层建筑是先进的上层建筑。

  • 社会发展第二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发展规律。

3.2 社会形态更替与历史创造者


3.2.1 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和特殊形式

  • 社会形态的概念: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1. 经济形态(经济基础)
    2. 政治形态(政治上层建筑)
    3. 意识形态(观念上层建筑)
  • 社会形态的特点

    1. 社会形态的内容是全面的,既包括经济基础,又包括上层建筑,两者缺一不可,犹如“骨骼”和“血肉”。经济基础是社会的“骨骼系统”,上层建筑是社会的“血肉系统”,上层建筑不过是经济基础的政治和思想的表现形态。
    2. 社会形态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都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同一的。每个资本主义国家都有其独有的特点。

    3. 社会形态是历史的,有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就算是社会主义社会,也有出现、发展、消失的过程。

  •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 从纵向看,表现为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从时间轴上看,大家都要原始社会发展成为共产主义社会,但过程当中可能有些不太一样。例如中国跳过了资本主义社会。

    2. 从横向看,社会发展的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的本质,又有各自的特点。

      从同一个时间点看,每个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具有共同点,又有不同。

  •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和历史选择性

    必然性:规律
    历史选择性:能动

    • 一个民族之所以作出这种或那种选择,有其特定的原因;

      中国结束了封建主义社会之后,选择了社会主义,是有原因的

      1. 取决于民族利益;

        当时只有社会主义走得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 取决于交往;

        与苏联关系比较好

      3. 取决于对历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

        执政党认为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社会主义更适合中国

  •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迂回前进,螺旋上升

    1. 前进性: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统一性表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2. 曲折性: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性、多样性表明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不是直线的,而是曲折的。

3.2.2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1.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对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力一动,其他都得动

    2. 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所有矛盾都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衍生而来的

    3. 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如果社会基本矛盾解决得好,社会就能平稳过渡;解决得不好,可能就会发生战争

3.2.3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重要

3.2.4 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

3.2.5 改革的性质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3.2.6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动力
    1. 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
    2. 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
    3. 现代科技革命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

3.2.7 关于历史创造者问题

  • 批判唯心史观: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抹杀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因而这样的观点被称为英雄史观。

    我们看英雄人物事迹时也常常陷入英雄史观的错误

  • 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原则

    1. 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

      不讨论历史的局部,而是放眼历史的全局

    2. 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在历史上,表面上是某个人今天这么想这么做导致历史这么演绎,但其实他的所做所想是历史驱动的

    3. 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来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

3.2.8 现实的人及其本质

  • 现实的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唯物史观研究“人”,从不抽象地谈“人”,而是放在具体环节下谈“人”

  • 人的本质

    1. 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劳动;

      不劳动者不是人

    2. 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与人的本质不是人的自然属性,而是人的社会属性。
      人与人的差别不是躯体与血肉的区别,是我所在的圈子和你不一样。例如我是谁的孩子,是谁的朋友,是谁的亲戚……

3.2.9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历史是符合历史规律的实践,逆历史规律的事不叫历史。例如袁世凯复辟帝制不能称为历史。

  • 人民群众的概念: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1. 从质上说,是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不是人民群众,就是反动派。不推动社会历史发展,阻碍历史发展,就是反动派。例如从事分裂祖国的台独港独分子;致力于推翻社会主义制度、推翻党的领导的不法分子。
      只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反动派不创造历史。

    2. 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原因

    1.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4. 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收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1. 经济条件(根本制约因素)
    2. 政治条件
    3. 精神文化条件
  • 方法论

    • 群众观点(理论):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原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 群众路线(实践):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原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3.2.10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 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始终起着一定的作用,有时甚至对历史事件的进程和结局发生决定性的影响,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是人民群众中特别厉害的那个,与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 简单商品经济

      资本主义以前的商品经济

      • 价值是什么
      • 价值如何衡量
      • 价值如何表现
      • 价值有何规律
    • 发达商品经济

      资本主义以后的商品经济

      • 自由竞争阶段
      • 垄断阶段

4.1 商品的两因素与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


4.1.1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生产方式的形成

  • 资本主义产生的途径

    1. 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

      两个卖包子的,一个摆烂要破产就被另一个吸收成工人了

    2. 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借钱卖包子,但还是破产了,就连人带铺子归债主,成工人了

  • 资本原始积累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进行:

    整个社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原始积累,即资本主义得以产生必须具备的原始条件

    1. 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

      准备了工人

    2. 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准备了钱

  • 经过资本主义革命和产业革命,最终建立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4.1.2 价值是什么

  • 商品经济的概念: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做出来的东西是用来卖给别人的

  • 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1. 社会分工的出现;
    2.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若存在社会分工,但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同一所有者,则出现不了商品经济。例如一家内的男耕女织

  •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 使用价值: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不是商品也可能有使用价值。一个社会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越多,社会财富越大。

    •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社会关系。

      价值的本质就是劳动。如果一个东西没有经过人类的劳动便存在,则它便没有价值。
      包子与馒头之间的交换,看似是两个物质在交换,但究其本质是做包子的劳动与做馒头的劳动之间的交换。

  • 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

    用一支笔换了两个包子,看似是因为笔很有用(使用价值),而是因为做一支笔所需更多的劳动(价值)

  •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 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对立统一。

    1. 对立性:不可兼得。

      对于市场上的任何一个人,不能同时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例如卖包子的能收钱,但不能吃包子;买包子的吃了包子但付了钱。

    2. 统一性:缺一不可。

      一个商品既有价值又有使用价值

为什么商品具有两因素?因为商品是劳动创造的,而劳动具有二重性。

  • 具体劳动的概念: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即有用劳动。

    敲代码和板砖是两种具体劳动。

  • 抽象劳动的概念: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敲代码和搬砖都消耗着体力和脑力,都是抽象劳动。

  • 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实质上,价值就是商品中蕴藏的抽象劳动

  •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关系:对立统一。

    1. 统一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同一的,都是商品生产者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2. 对立性: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4.1.3 价值如何衡量

  • 什么决定了商品价值量: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用时间来衡量价值,不和你扯皮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劳动生产率:生产劳动的效率。
    效率越高,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就越短,商品价值便越低。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相同时间生产商品数量 商品价值总量
社会(部门)劳动生产率 反相关 正相关 无关
个别劳动生产率 无关 正相关 正相关
  • 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

    1. 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正比)
    2. 科技的发展程度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正比)
    3. 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正比)
    4. 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及其自然条件。(正比)
  • 商品价值量的计量标准:以简单劳动为尺度。复杂劳动等于自乘或多倍的简单劳动。

    简单劳动:不需要经过专业化的训练就能进行的劳动。例如套皮出道
    复杂劳动:需要经过专业化的训练才能进行的劳动。例如搞科研

  • 复杂劳动转化为简单劳动,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实现的。

    即复杂劳动量化为简单劳动的倍数,是在市场的调控下的。
    如果任何一方吃亏了,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离开这个行业,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有利可图;如果任何一方占了便宜,就会有大量人涌入该行业,在这个过程中能获得的利益又逐渐减少。

4.2 价值规律与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4.2.1 价值如何表现

通过交换表现

  • 商品的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也即交易形式的四个阶段

    1.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两个人正好一个人需要绵羊,一个人需要石斧,且他们刚好都带着这些东西。
      一只绵羊 $=$ 两把石斧(价值形式的初级表达形式)

    2.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3. 一般的价值形式;

      出现一般等价物,如贝壳、羊等,但不能称之为货币

    4. 货币形式。

      金银等贵金属。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马克思”
      一只绵羊 $=$ 一两黄金 $=$ 两把石斧(价值形式的完备表达形式)

  • 货币的概念:货币是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 货币的基本职能

    1. 价值尺度(最基本的职能之一):货币衡量和表现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作用。
      • 原因: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可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
      • 货币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不需要真金白银,可以是头脑中想象的货币。例如脑中衡量一栋楼的价值,但我不需要实际上真正拥有那么多钱

    2. 流通手段(最基本的职能之二):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
      • 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真正拥有的钱,不是想象出来的。老板可不乐意你脑子里想想有这么多钱就把东西送你了

      • 可以不足值。

        即使实际上不值,只要看起来能代表一定价值就无所谓。如“劣币驱逐良币”
        既然如此,索性让货币没有一点价值。衍生出了纸币。纸币不能执行价值尺度的功能,因为纸币没有价值。

    3. 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的职能。

      大量的金银不拿出来用,作为财富囤积起来

    4. 支付手段: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

      例如每次吃饭都赊账,年终一次结清
      区分于流通手段。执行流通手段时伴随着现货交易,而执行支付手段时往往没有现货交易。

    5. 世界货币:在国际商品流通中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
  • 货币的产生使得商品世界分化为两级:

    1. 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具体商品,代表着不同的使用价值;
    2. 一极是货币,代表商品的价值
    • 这样,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发展成为外在的商品和货币的矛盾。

      商品最终能否卖出去决定着商品即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4.2.2 价值有何规律

  •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1.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 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等价交换:商品交换你我都不吃亏

  •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

    价格的形成是多因素总和作用的结果。1.供求(影响);2.币值(影响);3.价值(决定)。所以价格会波动。
    价值规律的内容永不变,但表现形式在接下来会有许多变化,需谨记

  • 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

    1. 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哪里有钱赚,大家去哪里

    2. 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谁先提高生产力谁能挣大钱

    3. 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做得好的赚的多

  • 价值规律的消极后果

    1. 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进步;

      反正我已经垄断了,能赚大钱,那就摆

    2. 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穷的越来越穷,有钱的越来越有钱

    3. 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状况,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有钱赚的地方人来得太过头了,过度投资导致设备闲置等(市场调节的滞后性)

4.2.3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矛盾

  • 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政经学到现在以来的矛盾,都是来源于该基本矛盾。
    任何一个劳动既是私人劳动又是社会劳动。从私有制角度看是私人劳动,例如我卖包子想几点起床就几点起床。从社会分工角度看是社会劳动,例如你下午两点起床卖包子等着破产吧

  •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一矛盾不断运动,才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被社会主义制度所替代具有了客观必然性。

4.2.4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 马克思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创造价值理论的同时,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

  • 劳动二重性学说成为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 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1. 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

      在当时,产业工人(例如炼钢、炼铁)的劳动才叫劳动;而现在,各类领域(例如服务业)工作都叫劳动

    2. 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在当时,资本家自己管理企业;而现在,很多企业管理人员也只是在劳动的员工

    3. 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的作用的认识。

      劳动创造价值是决定性因素,但以上因素也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4. 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工人创造价值不假,该拿钱,但资本家提供了资本,没有资本难以创造价值,也该拿钱

4.3 剩余价值的生产与积累


4.3.1 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就是劳动力成为商品。

为什么说资本主义以前的商品经济是简单的,而之后的商品经济是发达的?
因为劳动力第一次成为了商品。

  • 劳动力的概念: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区分于劳动者,劳动者是指一个人。
    将劳动力作为商品,指将体力与脑力的总和作为商品。

  • 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

  •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

    1. 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劳动者出售自己的劳动力是自由的,想卖就卖,想不卖就不卖

    2. 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

      劳动者只有劳动力,不卖也得卖,不卖就去spa

  •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须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

    至少给我多少钱我才能活下去
    除以天数就是我的日薪,除以月数就是我的月薪

    1. 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2. 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3.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从小到大所受教育花出去的钱都是你先垫付一下,以后资本家慢慢还给你。例如本科生薪资一般比高中生高

    • 劳动力价值的构成包含历史、道德的因素。

      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区标准,劳动力的价值有浮动。

  •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即劳动。而劳动又是普通商品价值的源泉。

    购买劳动力商品 $\xrightarrow{利用}$ 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 $=$ 劳动 $\xrightarrow{创造}$ 商品的价值

    • 货币所有者购买到这种特殊商品,能够增值货币也就转化为资本

      我有一百块钱,打给主播,这一百块就叫货币;雇佣主播,这一百块就叫资本。

4.3.2 资本主义所有制

  •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在这种制度的保障下,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剥削工人

4.3.3 剩余价值的生产

资本家要做包子,买面粉用了 $x$ 元,雇佣工人所花费的日薪需要 $y$ 元,工人工作一天赚到的钱为 $z$ 元。剩余价值便是 $z-x-y$ 元。

工人日薪不取决于当日工作时长,而取决于其每天生存下去需要多少钱。因而资本家要尽可能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以提高自己获得的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工人当日劳动赚到的钱,扣除工人的工资与其他的基础设备投入。

  •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实质劳动过程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从工人的角度:劳动过程
    从资本家的角度:增值过程

    1. 从劳动的方面
      • 具体劳动的任务:
        1. 转移生产资料价值到商品之中;

          转移面粉的价值($x$元)到包子里去了

        2. 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即包子。

      • 抽象劳动的任务:负责增值,即生产新价值。($z-x$元)
    2. 从资本的方面

      全部预付资本 $x+y$ 元。

      1. 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借助具体劳动转移到最终产品中去,不会增值。故称为不变资本$C$。

        不变资本:购买面粉的 $x$ 元

      2. 购买劳动力的资本。由工人的劳动再创造出来,并能够增值。故称之为可变资本$V$。同时带来了剩余价值$M$,即资本家剥削工人得到的价值。

        可变资本:购买工人的 $y$ 元
        剩余价值:剥削到的 $z-x-y$ 元

      3. 剩余价值率 $M’=\frac{M}{V}$ ,衡量剥削程度。
    3. 从时间的方面
      • 全天工作 $t_1+t_2$ 小时。
        1. 前 $t_1$ 个小时:为自己劳动,创造劳动力价值(工资),称之为必要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时间区分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 后 $t_2$ 个小时:为资本家劳动,创造剩余价值,称之为剩余劳动时间。
  • 绝对剩余价值: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工头喊一嗓子

  • 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给你多出两把红叉

  • 超额剩余价值: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企业率先提高技术,导致能多赚点钱
    全社会都进步后,超额剩余价值归零,但大家都获得相对剩余价值。即:超额剩余价值 $\xrightarrow{导致}$ 相对剩余价值

  • 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之间的关系:

    1. 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都延长了剩余时间。
    2.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没有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缩短了。
    3.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没有技术进步,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有。
  • 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超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原因如下:

    1. 即使自动化,也不存在绝对的无人。

      机器也要开关机,也要管理

    2. 转移了对工人的剥削。

      转移至剥削生产机器设备的工人的劳动

4.3.4 资本的积累

  • 资本积累的概念: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的积累。

    • 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后,如果将其全部用于消费,则生产就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重复进行,这叫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现实中基本不存在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基本上都是扩大再生产。

  • 资本积累的本质: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把剥削工人赚到的钱用于下一次剥削工人,且剥削得更狠

  • 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

    1. 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2.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3. 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
    4. 资本家垫付资本(本金)的大小。
  • 资本的有机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

    价值构成的变化是由技术构成的变化所导致的,这时的价值构成就是有机构成。
    改变购买和雇佣比例后的价值构成是有机构成;面粉涨价后的价值构成不是有机构成。

    1. 资本的技术构成: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

      面粉与工人的比例

    2. 资本的价值构成($C:V$):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的比例$C:V$,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

      买面粉和雇佣工人花的钱的比例

  •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趋势。

    早期资本家买不起机器,只能雇佣大量工人,则有机构成较小;后期有钱了,则配备更多的无人生产线,易知有机构成提高。

  •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可变资本相对量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减少,结果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马克思的失业理论

  •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趋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

    • 流程图:资本积累 $\xrightarrow{}$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xrightarrow{}$ 相对剩余人口过剩(失业) $\xrightarrow{}$ 贫富差距拉大(两极分化) $\xrightarrow{}$ 资本主义灭亡

      失业是资本主义的顽疾,不能解决;而失业是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问题,能解决。

4.4 剩余价值的流转和分配


4.4.1 剩余价值的循环

  • 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不同阶段,与此相联系的是资本依次执行三种不同职能:

    1. 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

      该阶段资本以现金的形式存在

    2. 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

      该阶段资本以面粉和工人的形式存在

    3. 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

      该阶段资本以包子的形式存在

  • 产业资本运动的两个基本条件

    资本家不允许买面粉的时候做包子的工人都站着,和面的时候卖包子的都躺着

    1. 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并存;

      采购、生产和销售资本都够,都在干活

    2. 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

      采购、生产和销售一环扣一环,资本流转不间歇
      如果扣不住,就称为“资金链断裂”

  • 资本的周转:资本在运动中增值。资本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循环,就叫资本的周转。

  • 影响资本周转的关键因素

    1. 资本周转时间;
    2. 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固定资本:分多次转移到商品中的资本。例如做包子用的擀面杖。
      流动资本:一次价值就全转移到商品中的资本。例如做包子用的面粉。

内容 依据
第一次划分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是否能增值(是否能带来剩余价值)
第二次划分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 资本执行的不同职能形式
第三次划分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资本的流转方式(次数)

例如:种牛是不变资本、固定资本、生产资本

  •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整个社会的资本怎么循环的问题
    价值补偿:资本家生产的东西卖得出去,钱收得回来
    实物补偿:原材料可以补充得回来

  • 社会再生产的理论模型

    1. 把资本家区分为两类:

      Ⅰ. 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做的东西不是直接卖给百姓的)
      Ⅱ. 生产生活资料的部门(吃喝玩乐,做的东西是直接卖给百姓)

    2. 由于商品的价值构成是$C+V+M$,得到一些推论:

      $C$:不变资本;$V$:可变资本;$M$:剩余价值

      • 第一类部门所有东西的价值:$C_Ⅰ+V_Ⅰ+M_Ⅰ$
      • 第二类部门所有东西的价值:$C_Ⅱ+V_Ⅱ+M_Ⅱ$
      • 对于第一类部门,$C_Ⅰ$自我消化,而$V_Ⅰ、M_Ⅰ$需要通过第二类部门获取
      • 对于第二类部门,$V_Ⅱ、M_Ⅱ$自我消化,而$C_Ⅱ$需要通过第一类部门获取
    3. 从而得到结论:
      1. 当$V_Ⅰ+M_Ⅰ=C_Ⅱ$ 时,经济能够平稳发展
      2. 当$V_Ⅰ+M_Ⅰ<C_Ⅱ$ 时,机器闲置
      3. 当$V_Ⅰ+M_Ⅰ>C_Ⅱ$ 时,生产资料遭到浪费

        倒牛奶

      4. 当等式严重失衡时,经济危机发生了。
  • 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发生,实际上是资本主义条件下以强制的方式解决社会再生产的实现问题的途径。这种强制性地恢复平衡,是以社会经济生活的严重混乱以及社会资源和财富的极大浪费为代价的。

4.4.2 剩余价值的分配

  •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 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的报酬,这就模糊了工人必要劳动和剩余价值的界限,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本质:“实际上是”;
      表现为:“看起来是”

  • 资本主义一些专有名词

    • 成本价格:$C+V$
    • 利润:$R=M$
    • 平均利润:投入资金在各个行业所能得到的利润,是平均的,称为平均利润
    • 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是行业间竞争形成的
      例如工业部门的利润率是0.4,农业部门的利润率是0.2,则会导致大量资本家从农业部门转移至工业部门,最终导致工业部门的利润率下降,农业部门的利润率上升,达到平均利润率0.3

    • 生产价格:成本价格 + 平均利润,即投资后最终拿到手的钱。

      资本家卖东西是按生产价格卖的
      徐涛:亏本就是卖出去东西连平均利润都赚不到
      在简单商品经济时期,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着生产价格波动。

    • 超额利润:就是超额剩余价值。

      平均利润率已经形成,超额利润仍然存在。因为平均利润率是行业间竞争形成的,而超额利润是行业内企业间竞争形成的。

  • 在利润平均化规律作用下,产业资本家获得产业利润,商业资本家获得商业利润,银行资本家获得银行利润,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

    各路资本家按照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

4.4.3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 马克思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4.4.4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这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体现。

    需要大家协作,但东西都是归每个个人所有

  •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生产相对过剩。

  • 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是由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引起的。

    若世界上没有货币,还停留在物物交换阶段,社会永远不可能有经济危机。

  •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生产规模越做越大,但百姓只是想着恰口饭能饱就成

    2. 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每家企业内部生产有条不紊,但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每个企业都在盲目地独立生产,可能出现产能过剩、产能不足的情况

  • 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

    1. 危机(本质阶段)
    2. 萧条
    3. 复苏
    4. 高涨

4.4.5 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

    1. 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
    2. 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
  • 民主制度:“主权在民”、“天赋人权”、“分权制衡”、“社会契约”、“自由、平等、博爱”

  • 法制:宪法是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核心。它所依据的基本原则有:私有制原则,“主权在民”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人权原则

  • 国家政权:分权制衡的组织形式,即国家的立法权、行政区、司法权分别由三个权利主体独立行使。

  •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和局限性:

    进步性不考,不写了,嘻嘻

    1. 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
    2. 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3.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其多党制则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4.4.6 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 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
    1. 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上层建筑,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
    2. 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4.5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4.5.1 资本主义从竞争到垄断

  •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垄断取代自由竞争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占据统治地位。

  • 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的阶段

    1.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BAT

    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出手操纵市场,或与私人联合操纵市场。

  • 垄断形成的两种手段(方式)

    1. 生产集中: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在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在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

      即生产资料集中起来,如公司越开越大

    2. 资本集中: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成大资本的过程,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所支配。

      即钱集中起来,如部分人掌控社会上大量的钱,到处做投资

  • 垄断的概念: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与控制。

    由单一企业垄断的情况十分少见,如烟草行业

  • 垄断的原因

    1. 获得高额利润
    2. 避免两败俱伤

      消费者没法独赢

    3. 形成竞争限制

      把其他竞争者挡在外面

  • 垄断的本质;通过联合来操纵并控制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本质还是赚钱

  •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存在竞争的主要原因:

    1. 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私有制

    2. 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虽然我现在垄断了,我还要竞争、进步,否则可能被取代
      从前的中国移动没有做好竞争,垄断的地位被取代

    3. 不存在由一个垄断组织囊括一切部门、一切社会生产的绝对垄断

      不可能整个国家只剩下一家公司

  •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同自由竞争相比,具有的新特点

    1. 竞争的主要目的是获得高额利润,巩固、扩大自己的垄断地位。

      自由竞争时期的竞争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平均利润

    2. 不仅采取经济手段,还采取非经济手段,使竞争更加复杂;

      暴力手段、政治手段等

    3. 竞争的规模扩大,范围遍及各个领域和部门,并由国内扩展到国外。
  • 金融资本的概念: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当垄断企业越做越大,不可能由一个人的资本维持整个企业的规模,往往要借助资金融通、银行借贷等手段维持。

    1. 金融联系

      找银行贷一笔款,就建立起了金融联系

    2. 资本参与

      让出股份引进资本,就建立起了资本参与

    3. 人事参与

      要了别人的钱,别人就会派人来自己公司担任某些高层职务,如财务总监

  • 金融寡头: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基团。操纵国家主要通过下列方式:

    1. 经济上:“参与制”

      到处投资、放贷、派遣人事,控制渗透各个企业

    2. 政治上:“个人联合”

      和政府、总统联合

    3. 其他方面:建立政策咨询机构,掌握新闻科教文化等左右和影响内政外交与社会生活。

      你买其他家的东西,不买我家的,就去操纵舆论诋毁他企产品等

  • 垄断利润:垄断资本家凭借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有了垄断地位,拿到的钱比平均利润高得多,这高出来的部分就是垄断利润。

  • 垄断利润的来源:归根到底来自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

    1. 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
    2. 通过控制市场占有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供货商得以比市场价更低的价格供货给垄断企业,否则垄断企业找其他供货商要去,反正我垄断收得多,总有人卖给我

    3. 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国外利润;

      企业低价大量购入海外供货商的商品,在其国内高价卖出
      madeIn■■■又赢了😭

    4. 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例如通过补贴等形式将财政收入转移给垄断企业

  • 垄断利润的实现:主要通过垄断组织指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

    • 垄断价格: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
    • 垄断价格的计算公式:成本价格 + 平均利润 + 垄断利润。

      生产资料15w,工人工资5w,平均利润0.3,市场价格60w
      计算得到垄断价格34w

    • 垄断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

      垄断高价:卖给你的价格(消费者方面)
      垄断低价;收东西的价格(供应商方面)

    • 垄断价格的产生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它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作用的具体表现

      *1. 简单商品经济时期的价值规律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2.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的价值规律表现形式:价格围绕生产价格波动。*
      *3.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价值规律表现形式:价格围绕垄断价格波动。*

4.5.2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原因

    1.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根本原因)
    2. 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

      光靠私人企业乱搞经常出现资源浪费,经济危机

    3. 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

      国家不干预,两极分化会越来越严重,普通民众会出现巨大不满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

    1. 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石油石化等

    2. 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国家和私人都占有一部分股份

    3. 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包括国家向私人垄断企业订货、提供补贴等;

      例如国家要修路,全向某个进货

    4. 宏观调节;(重点)
    5. 微观规制。(重点)
  • 宏观调控的目标

    1. 经济快速增长;

      当经济低迷时,国家出手刺激经济增长

    2. 充分就业;

      当失业人数多时,国家出手制造岗位

    3. 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 微观规制的目标: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

    企业垄断太大,国家出手进行拆分

  • 微观规制的类型

    1. 反托拉斯法;

      即反垄断法

    2. 公共事业规制;
    3. 社会经济规制。
  • 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评价

    • 积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 消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 金融垄断资本得以形成和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

  • 垄断资本主义的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体现在:

    1. 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大幅上升,金融资本在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和利润总额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诸如牙膏厂、造纸厂等实体企业利润低,而银行、证券等金融企业利润高,因为侵占了别人的利润——即入股其他企业等

    2. 随着实体经济的资本利润率下降,面对激烈竞争,实体经济部门不得不把利润的一部分投向金融领域,导致金融资本的急剧膨胀;
    3. 造业就业人数严重减少,以金融为核心的服务就业人数逐步增加;

      考上财去了,嘻嘻

    4. 虚拟经济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能实实在在创造财富的经济
      虚拟经济:不创造财富,吸别人的血

  • 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的两面性:

    • 积极: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消极:造成了经济过度虚拟化,导致金融危机频发,不仅给资本主义经济,也给全球经济带来灾难。
  •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经济动因:

    1. 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
    2. 将部分非要害技术转移到国外;

      谋取利润

    3. 争夺商品销售市场;
    4. 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
  •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三种形式:

    1. 借贷资本的输出;
    2. 生产资本的输出;

      直接投资办厂

    3. 商品资本的输出

      把造出来的商品卖给你们

    • 从输出资本来源看,一般有两类:
      1. 私人资本的输出;
      2. 国家资本的输出。
    • 社会经济后果:
      1. 对于资本输出国:有利。

        大赚特赚
        “对输出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也是错误的。

      2. 对于资本输入国:双刃剑。

        赚,但容易被控制命脉

  • 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是通过垄断组织间的协议实现的,而协议的订立、瓜分的结果又以经济实力为后盾和基础。

    • 早期国际垄断同盟:主要是国际卡特尔
    • 当代国际垄断同盟的形式:以跨国公司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为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是由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出面缔结协定所组成的国际经济集团,如西方七国基团、欧盟等。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事国际经济协调、维护国际经济秩序的国际性协调组织主要有三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

  • 垄断资本国际化的评价

    1. 积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2. 消极: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为他们获取高额垄断利润服务的。
  • 资本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进而发展到帝国主义,具有五个基本特征;

    1. 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2. 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3. 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4. 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5. 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4.5.3 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 国际分工进一步分化;

      早期:垂直型的分工,即国与国之间产业门类不同。我国种田,你国织布
      当代:扁平化的趋势,即分工不再以产业区分为角度,而以产业不同环节为角度。我国造肉,你国造皮

    2. 贸易的全球化;

      指商品和服务

    3. 金融的全球化;

      钱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4. 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企业的内部,不同部门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

  • 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1.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
    2. 跨国公司的发展;
    3. 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体制变得更有融合性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 积极: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不断提高的过程。等。
    • 消极:
      1.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发达国家会利用优势不断吸取相对不发达国家创造出的产业价值

      2. 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本来环境挺好,全球化以后可能会资源过度开采浪费

      3. 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概念和文化都面临全球化的危机;

        文化入侵、价值观入侵

      4.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芯片

4.5.4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

和过去的资本主义经济的不同之处

  •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1. 个体资本所有制

      一个人开厂,一个人挣钱

    2. 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

      几个人出钱开厂,对股份进行分配

    3. 国家资本所有制形式

      国家出手控股企业

    4. 法人资本所有制

      公司作为法人,占有其他公司的股份
      公司的股东不是某个人,而是某个公司
      若是个人投资,则被投资者只得到了投资者的人脉等个人资源。若是企业投资,则被投资者得到了公司的产业链、渠道等完整的资源。这就是法人资本所有制的优势之一。

  • 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职工参与决策,终生雇佣,职工持股

    缓和劳资矛盾
    终身雇佣:没发生什么重大意外的情况下,公司养你一辈子

  • 社会阶层的变化

    1. 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拥有所有权的资本家一般不再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而是靠拥有企业股票等有价证券的利息收入为主;

      资本家啥也不用干了

    2. 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理活动的实际控制者;

      CEO、COO等也是打工的

    3. 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变化。

      不一定要给别人打工,有一技之长都能谋生

  • 政治制度的变化:

    1. 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2. 法制建设得到重视和加强,以协调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利益;

      保障资本家的利益的同时保障工人的利益,资本家可以剥削,但工人不会被无限剥削

    3. 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改良主义政党:改良已有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政党

  • 经济危机呈现出新的特点:

    1. 去工业化和产业空心化日益严重,产业竞争力下降;经济高度金融化,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

      金融危机爆发时,若国家的实体经济强大,则抗危机能力强,因为机器设备不会一夜蒸发,能稳定生产财富。
      当今的资本主义国家,大量的实体经济转移到其他的欠发达国家,因为会造成环境污染、人工成本低等。

    2. 财政严重债务化,债务危机频繁爆发;

      对于政府,经常要基建,而且很多资本主义国家是高福利国家(缓和劳资矛盾),因此要向其他国家借贷。

    3. 两极分化和社会对立加剧;
    4. 经济增长乏力,发展活力不足,周期性危机与结构性危机交织在一起;

      周期性危机:时不时危机一下
      结构性危机:有些产业危机,有些不危机

    5. 金融危机频发,全球经济屡受打击。

      金融出危机(金融衍生中的一环中出问题,相关的企业全出问题),导致经济出危机

4.5.5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 新变化的原因:

    1. 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2. 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资本力量;
    3.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影响。
    4. 主张改良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
  • 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的实质:

    1.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没啥大惊小怪的

    2.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变来变去,还是必死无疑

  • 虽然变化深刻、意义深远,但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论断的科学性。

    基本论断:资本主义必死

4.5.6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

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危机,最终又导致全球性危机

  • 在这场危机的影响下,西方国家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民生等各方面都出现了各种问题:

    如西方乱象丛生,英国脱欧等

    1. 经济发展“失调”;

      例如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
      保护主义:保护自己,类似闭关锁国

    2. 政治体制“失灵”;

      不能保障政治局面的和谐稳定,例如民粹主义抬头,极端主义上台,不能保证“选贤”

    3. 社会融合机制“失效”;

      经济危机下,无产阶级生活品质下降,社会冲突加剧

    • 这些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根源,归根结底还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4.5.7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 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第五章:科学社会主义


5.1 社会主义社会


5.1.1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局限性

  • 从十六世纪初期兴起的社会主义思潮算起,社会主义至今已有五百年的历史。经历了四个阶段

    1. 从空想到科学
    2. 从理想到现实

      前两个阶段被称为社会主义发展历史的两次飞跃

    3. 从一国到多国
    4. 从苏东剧变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兴起
    • 十九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里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 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

    1. 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没有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经济根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 他们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

      力量:工人

    3. 他们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显示道路。

      道路:无产阶级革命

5.1.2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 马克思在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在理论上的两大贡献

  •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5.1.3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 马克思、恩格斯在指导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过程中,阐述了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相互关系的重要原则
    1. 坚持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
    2. 坚持各国党的独立自主和完全平等。

5.1.4 无产阶级革命和俄国的探索

  • 十月革命的意义:开辟了新纪元

    1. 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的理论变为现实,开启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运动;
    3. 激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民主革命,掀起了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新高潮;
    4. 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推进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留给后人的最宝贵的思想遗产: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 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

    1. 经济方面:主要由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两部分组成。
      1. 发展战略方面:主要以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以重工业为发展重点,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
      2. 经济体制方面:主要是在所有制结构上形成了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在经济运行中排斥市场机制,完全采用行政手段,完全采用行政手段,形成了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形式。
    2. 政治方面:主要表现为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等。

5.1.5 社会主义的发展和贡献

  • 二十世纪的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历史发展作出的历史贡献:
    1. 社会主义开始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发挥出历史作用;

      在社会主义出现之前,各个国家都想学习资本主义的制度

    2. 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及其在经济、政治、外交、军事上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遏制了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张;
    3. 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4. 社会主义在当代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才是人类的未来

5.1.6 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 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可概括为九个方面:略

    社会主义是有原则的

  • 马克思、恩格斯虽然为社会主义提供了原则,但不是不能变通的,各个国家可以在国情的基础上衍生出自己的特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一个例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原因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又根据具体条件和具体国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5.1.7 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 主要原因:
    1.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无产阶级革命已经干起来了,索性就先搞社会主义

    2.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符合规律,中国也能搞

5.1.8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与不断完善

  • 建设社会主义必然有艰巨性和长期性。其主要原因有:

    1. 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2.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3. 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4.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大家都在发展社会主义,为啥不一样

    1. 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2. 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3. 时代和时间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 社会主义发展曲折性

    否定之否定

    1. 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
    2.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3. 经济全球化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5.2 共产主义社会


5.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遇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怎么预测的

  1. 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不是瞎猜的,是有规律的。思考人类的未来,根据否定之否定规律,从人类的起点出发——公有制社会 $\xrightarrow{} $私有制社会 $\xrightarrow{}$ 公有制社会

  2. 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阐发未来新世纪的特点。

  3. 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不断深化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认识。

    在发展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马克思有马克思的看法,恩格斯有恩格斯的看法,中国有中国的看法

  4. 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细的细节描绘。(重点)

    “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做了细节描述”是错误的

5.2.2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1.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2.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5.2.3 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 我们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是党的最高纲领,当前的最低纲领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是统一的。



马原道,堂堂完结!




  • Copyrights © 2021-2022 Forksama
  • 访问人数: | 浏览次数:

请我喝杯咖啡吧~

支付宝
微信